找到相关内容33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摩诃止观》看“烦恼即菩提”在天台圆教中的意义

    无复无明与谁相即?答:如为不识冰人,指水,指冰水,但有名字,宁复有二物相即耶?如一珠向月生水向日生火,不向则无水火。一物未曾二,而有水火之珠耳。[v]  其实,并没有一个“无明”和一个“法性”去...从《摩诃止观》看“烦恼即菩提”在天台圆教中的意义  内容提要:“烦恼即菩提”大乘佛教的核心命题之一,它彰显了菩萨不取不舍、悲智双运的伟大愿行,蕴含了大乘佛学高妙圆融的哲理。在天台圆教中,这一命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3357252.html
  • 存在与无明——佛教无明观的现代诠释

    性相,即智慧观照性相。何者?以迷故起无明,若解无明,即于明。《大经》云:无明转,即明。《净名》云:无明即明。当知不离无明而有于明,如水,如水。”这里的关键“一念心”之中具足十法界,具...存在与无明——佛教无明观的现代诠释 李广良  为了深入悟人人的存在,领会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我觉得有必要深入探究印度思想和佛教思想中的“无明’’观念。“无明”一个具有原初性的观念,只有理解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064438.html
  • 论天台圆融哲学的功用性

    一体,体解无明当体即智慧。无明本身即应当加以肯定的,而并非智慧之障蔽。故智者云:“不离无明,而有于明,如水,如水。”[15]   ②恶业性相即善资成性相。由恶有善,离恶亦无善。智者将善资成...。解无明即明,智慧从无明来,无明即智慧。如由水转化而来,水:状态不同,实质为一。   ②第二类相即通过事物的隐显破立来论证。建立善就是破除恶,如火出还烧竹。   ③第三类相即对现象世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1169907.html
上一页1234下一页